向新者|劉永軍:與實體瘤較勁 專攻細胞療法
64歲的趙阿姨,曾經只能躺在床上,并伴隨全身疼痛。45歲的謝秀容,大大小小的手術已做了12臺。
減少痛苦、盡可能多地延長生存期,是晚期實體腫瘤患者及其家人年年歲歲的盼、日日夜夜的求。在南京,有位來自三尺講臺的“70后”,他走出高校“舒適圈”,與實體瘤較勁,用十幾年時間與幾位志同道合者共同組建科研團隊,只為攻克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受限情況,幫助實體瘤患者減少痛苦、延長生存期。這位“70后”便是南京新型研發機構——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名叫劉永軍。目前,艾洛特團隊自主研制的“腫瘤微環境靶點E全新結構TCR融合CAR細胞治療技術”,正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進行臨床試驗。走投無路的趙阿姨、謝秀容經入組參與試驗,腫瘤已出現了明顯縮小。在實驗室內的劉永軍。孟勃翰 攝
“我本來沒有路可走了,是你給了我希望。”4月28日,劉永軍博士來到武漢,查看一位新入組患者情況。得知這一消息的謝秀容拉著丈夫冒雨驅車百公里也趕到了醫院,為的就是看一眼帶給她希望的人。先是腦膜瘤,然后是脊椎纖維瘤,如今是肺、顱腦孤立性纖維瘤,謝秀容已和腫瘤打了12年交道。纖維瘤屬于罕見腫瘤,沒有藥可以用,只能每年做手術。多年來,謝秀容光是顱腦手術就做了兩臺,看病總共花了130多萬元,至今兩口子在外還欠了20多萬元暫未能償還。就在謝秀容走投無路、差點放棄的時候,主治醫師給她說了新技術臨床試驗的事,還提到前期試驗數據很不錯。醫生口中的新技術,便是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的“腫瘤微環境靶點E全新結構TCR融合CAR細胞治療技術”。自去年4月至今,已有3位患者成功參與臨床試驗,目前恢復情況良好。能治療,還不用花錢,是謝秀容愿意入組做臨床試驗的最根本原因。回輸兩次CAR-T后,她的情況開始有好轉,腫瘤出現了明顯縮小。“我之前在重癥室也待過,到現在經歷的大小手術有十來臺了,胸椎手術那次差點沒有過來。現在我把帽子戴著,我不說人家根本看不出來是病人。”謝秀容說,現在自己心態特別好,每天就是開開心心的,早上起來搞完衛生,下午去打牌、打麻將,晚上就出去跳廣場舞。同樣抓到希望的,還有趙阿姨。
十幾年前趙阿姨確診卵巢癌,治愈后又患上了非小細胞肺癌,且發生骨轉移,身體疼痛明顯,基本只能躺在床上,活動受限。在嘗試新技術第一次回輸CAR-T后,趙阿姨自我感覺腹痛、腹脹等相關的癥狀有所緩解,人也能坐起來了。“更難能可貴的就是她的整個精神狀況好轉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書記、腫瘤一科主任姚頤說,“檢查結果顯示,趙阿姨的腫瘤標志物已經很大限度地在下降,所以給我們的感覺還是很振奮的,這也是我們這次研究的一個典型案例,給后續研究帶來了很大的信心。”“我很感謝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們,他們為我們新技術上市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等上市后能夠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劉永軍說。
今日之希望,離不開劉永軍和創業伙伴們在十幾年前做出的預判和決定。“二十世紀90年代,就有人開始基因改造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癥的研究,但當時這一前沿領域并不被廣泛接受。人們還是更適應、習慣化學藥。但我總覺得細胞療法,有未來。”2011年,身為藥學老師的劉永軍敏銳地意識到,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大有可為。他想組建科研隊伍開展細胞療法研究,而當時國內幾乎還沒有人關注到這一領域。說干就干,當年他就和幾位志同道合者成立了公司,“第一年只能算進入這個行業,創業團隊只有5個人,但是我們的決心很堅定。”2017年,世界上首款CAR-T細胞療法獲FDA批準。隨后,接連有近10款療法獲得全球監管機構批準,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的路徑。只是,這些CAR-T細胞療法的主要治療方向是血液瘤,在實體腫瘤中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現有市場上也沒有相關產品。所以,當前實體瘤治療仍主要依靠手術切除和化療兩大手段。而根據WHO數據,2021年全球新發癌癥1975.8萬例,其中有90%為新發實體瘤患者,血液瘤新發病例約130.5萬例,占比不到10%。有。趙阿姨、謝秀容便是例子。“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是患者規模龐大的實體瘤。”劉永軍說。劉永軍懂技術,能慧眼識英才。2014年的一天,劉永軍偶然獲悉,深耕CAR-T細胞療法技術靶點創新研究多年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后楊美家回常州老家探親,立馬就趕了過去。“靶點太重要了,它是在癌細胞生長、擴散和存活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分子或信號通路,有了靶點,我們改造后的T細胞才能侵入實體瘤細胞。”身為教師的他,還非常善于溝通。“那晚我們聊得非常愉快,大家很多想法都很契合,慢慢就建立了合作。”如今,楊美家已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國內,“被團隊的創新氛圍吸引了!”十年的堅持,團隊已掌握了兩個特有靶點,分別是靶向實體瘤的腫瘤代謝物、腫瘤間質(纖維連接蛋白),可重構腫瘤微環境,逆轉免疫抑制,在多種免疫細胞的共同作用下殺傷、清除腫瘤細胞。劉永軍至今還在高校任職,經常是課堂、研究院、武漢臨床試驗病房三頭跑。他說,“其實不累,因為我更想培養更多年輕人加入新藥、新技術研發的隊伍中來。”據了解,目前研究院已集聚博士、碩士研究生約五十人。他們中有的在南京的實驗室內,專注檢測、T細胞擴增;有的,則駐扎在臨床試驗病房,確保試驗順利無誤開展。研究生王福厚便常駐在武漢,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推進臨床項目進行,包括根據患者的病歷和檢查報告篩選出初步符合的患者、一些檢測流程跟進、患者用藥后的觀察和記錄等。王福厚說,去年參與項目至今,自己接觸和見識到了包括劉永軍在內的許多前輩,他們對創新的追求,讓他十分欽佩。技術的創新,真的可以為患者帶來很多幫助。“這一年在病房里,我看到了很多家庭的不容易,許多患者是因為長期的抗腫瘤治療導致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有的不得不放棄治療,而且現在的很多治療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讓他們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摧殘。這些都讓我更加堅定要將我們的研究更加完善,然后推向腫瘤患者,去幫助他們。我覺得現在做的工作是十分有意義的,是能夠給未來的人們帶來幸福、帶走痛苦的。”胡愉沁今年剛剛成為劉永軍的研究生。“劉老師帶的課題組學習氛圍很濃,他本人即使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和我們交流。”雖然還是位“新生”,但胡愉沁已經下定決心,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希望未來也能在腫瘤治療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劉永軍介紹,對于下一步研發方向,他和研究院院長尹鴻萍、楊美家教授等專家列了好幾個計劃,比如是否能夠用細胞治療的方法來切斷腫瘤組織的血管、是否能在免疫細胞的表面裝上一個像GPS一樣的東西,讓細胞能夠進入人體之后去尋找腫瘤組織?說起研發,劉永軍顯得非常激動,他一邊勾勒著藍圖,一邊說,“即使在我們手中沒能完成研究,我們還有學生,能看到他們取得成果,一樣開心。”
-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產品中心
-
生物保健
- 生物新藥
-
技術團隊
-
知識課堂
-
聯系我們